陳橋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詠荊軻,陶淵明,陳橋生,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燕丹善養士,志在報強嬴。

招集百夫良,歲暮得荊卿。

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

素驥鳴廣陌,慷慨送我行。

雄髮指危冠,猛氣衝長纓。

飲餞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漸離擊悲筑,宋意唱高聲。

蕭蕭哀風逝,澹澹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壯士驚。

心知去不歸,且有後世名。

登車何時顧,飛蓋入秦庭。

凌厲越萬里,逶迤過千城。

圖窮事自至,豪主正怔營。

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

題解

荊軻,戰國末刺客,自齊入燕,燕人稱之荊卿。好擊劍,與市中狗屠及善擊築者高漸離交好。燕太子丹曾召見他,待以上賓之禮。後來荊軻答應太子丹要求,決計赴秦劫持秦王。臨行,眾賓客皆白衣素冠,於易水旁為他餞別。荊軻至秦,事敗被殺。詳見《戰國策·燕策》、《史記·刺客列傳》等。姑且不論作為一個歷史人物的荊軻應當如何評價,作為一個藝術形象,荊軻無疑是感人至深的。

三國王粲、阮瑀,晉左思等人都寫過詠荊軻的《詠史》詩。在以荊軻為物件的詠史詩中,陶淵明這首是比較出色的。它取材於上述史料,但並不是完整複述荊軻的一生及刺秦經過,而是在把握荊軻那種不畏強暴、視死如歸的精神的基礎上,將重點放在易水送別這一最具悲壯感的場面上(這也是《史記》荊軻傳記中最精彩之處)。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2/1-2004121231114Q.jpg" />

詠荊軻 詩意圖 馬援 繪

句解

燕丹善養士,志在報強嬴。招集百夫良,歲暮得荊卿

開首四句從燕太子丹養士報秦引出荊軻,概括了荊軻入燕,太子丹謀於太傅鞫武、鞫武薦田光、田光薦荊軻,太子丹結識荊軻、奉為“上卿”等經過。而且此詩一開始便將荊軻置於燕、秦尖銳矛盾的風口浪尖之上,因為這個人物是最出眾、最雄猛的勇士,於是他自然成了處於弱勢的燕國希望之所在。故事的背景、人物肩負的重任,都已點明,而矛盾的發展、人物的命運等懸念,也同時緊緊抓住了讀者的心。“報”,報復、報仇。“百夫良”,超越百人的勇士。

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

荊軻出燕,史書中記其臨行前,等待與其同行的助手,而“太子遲之,疑其改悔”,於是荊軻怒叱太子,而且一怒之下,帶著並不中用的秦舞陽同行,為後來的行事埋下隱患。詩中略去這一情節,而直接寫荊軻為報太子丹知遇之恩而慨然出行。這樣描寫,一方面與上文“善養士”相呼應,使得內容和諧統一,一氣貫注,另一方面也使得詩句筆墨集中,結構渾成。一“死”一“出”,何其簡練,而“士為知己者死”的一腔豪氣也噴之慾出。

素驥鳴廣陌,慷慨送我行

“素驥”,白馬;“廣陌”,大道。《史記》寫易水餞別:“遂發,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是喪服。在詩人筆下,連馬也是一身素白,並且白馬似乎也通人情,在大道邊聲聲嘶叫,為荊軻送行。馬猶如此,送行的人就自不待言了。詩的情調一下子激昂起來,其慷慨悲涼之情催人淚下。

雄髮指危冠,猛氣衝長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娛樂:我靠抄書成了全球首富

越過山丘

超級女神護花系統

公子柳

南江十七夏

玖月晞

升遷太難?不如安心乾點實事

這肉有毒

怒江之戰1

南派三叔

從今天開始當首富

齊州九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