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海善的计策
胤礽想要吃人口红利,却忘记了世上庸才何其多。
过了十天,大阿哥的几个伴读交上来了一份方案,看完让胤礽头大。通过举办文会和庙会广而告之,他举着手上的方案:“就这?”
文会,他一个太子在那份号召力吗?
皇阿玛举办博学鸿儒科让地方官员推荐有名望的名师大儒,来回路费全部官府承担,过来只需作诗一首都有机会封官。就这,还有很多名仕自称为前朝遗民不愿意前来呢。
他只是太子,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知名文人墨客。
呵呵笑着,把第一个方案扔到了一边。
下一个方案,举办庙会,文会毕竟只能在文人中小规模传播,庙会就不一样,是人人皆知的喜庆事。胤礽摇头,庙会的公信力可不行,庙会上的事,有几个当真的?
哦,还有一条,出大价钱让人去传信。
“大哥,你看过了?”胤礽看完,不知道说些什么是好,问胤褆。
胤褆硬着头皮回答:“嗯,看了。”
他也觉得自己的伴读太给自己丢脸了,可是有什么办法,几人抓耳挠腮只想出这个。就是他自己,也没有好办法,不然也不会把这么一份丢人的方案送过来。
要不是不送过来更丢人,他都想让几个伴读把他们写的狗屁玩意儿吃了。
“算了,我再想想吧!”胤礽也一直在想法子。
明明有方向,
偏偏卡在最开始的地方,实在不行只能通过施琅找人去给郑经传话了。可是不到最后,他不想去麻烦施琅,郑家可是杀了施琅一家,不然他也不会果断降清。
让他去给郑经传话,无疑是对施琅的再一次伤害。
施琅降清,与其说是忠心于大清,不如说他在等待机会借助大清的兵力报仇。先前李光地带出话音,只要郑经投降,施琅为了国家统一愿意放弃个人仇恨已经让人十分敬佩了。
那可是杀父杀兄的大仇啊!
就是按照大清律,施琅那种情况也是允许个人复仇,可以拟抵,复仇之后顶多判个徒流之罪。
他能够为了大义而放弃个人仇恨,实在让人钦佩。
就在这时,下人来报海善来了,胤礽一惊,他知道海善情伤,一直请假在家。怎么今天跑过来了,见面后,发现对方神采奕奕,仿佛有大喜事发生。
“有好事?”他问。
海善点头:“喜事,大喜事!”
他笑得灿烂,脸上都泛着一层光芒,这段日子他也没有闲着,没事就去恪纯公主府,不过都被打发回来了,然而,东边不亮西边亮。
他阿玛寄信回来,信中居然认同了他的观点,也认为此时不同彼时,自家需要和恪纯公主拉近关系。据说太皇太后也是这个意思,恪纯公主当初行事再过分,她也是为了皇室才嫁给吴应熊。
太皇太后的意思是通过姻亲关系让两者联系起来,不至于让恪纯
公主彻底陷入谷底。
她一个女人太可怜了,没了丈夫,没了儿子,如今只剩下一个庶女在膝下,索性那个庶女其实和皇家也没有血缘关系。便有意让那个庶女再嫁回皇家,就近能够照顾恪纯公主。
不管怎么看,这个庶女都不适合抚蒙了。
不然恪纯公主就彻底没有人管,有个女儿在身边也是皇家最后的温情。
海善收到信,浑身里里外外都透着激动,既然他阿玛的信中都提了一嘴两家可能结亲家的事,那么这门亲事不是落在他头上,就是落在他二哥满都户身上。
满都户的母亲舒舒觉罗氏,认为她是满人,生出来的孩子比福晋马氏所生永绶的血统还要高贵,自然会极力拒绝。
他大哥永绶,是世子,以后恭亲王的爵位都会由他继承,肯定也不会娶一个罪臣庶女。
数来数去,就他最合适,他额娘陈氏纵然心比天高,但因为她本身出身包衣,还不想自己儿媳地位太高,怕被儿媳瞧不起。额娘肯定会喜欢巧儿,海善很是确信这一点。
心情一好,就消了假过来点卯。
他马上就是有媳妇的人,该为自己小家挣个前程,为未来媳妇挣个诰命,可不能继续蹉跎下去。
海善哪里知道,事情的发现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样,他以为的顺利也只是丹臻背后做的工作而已。他说服了孝庄,说服了恭亲王。
否则他一个庶子如何能够影响恭亲王常宁的决定?
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