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文学>太子是雄虫[清] > 第 227 章(第1页)

第 227 章(第1页)

227、图书馆日

胤礽想了好半天,越想越是激动:“我们创办一场盛会,一场最清高的人都无法拒绝参加,并且以参与其中为荣的盛会,一场最普通的百姓都对其心存向往并且希望能够前去一睹风采的大会,一场所有官员都以参加为值得炫耀资本的嘉会。”

海善嘴巴张了老大,太子玩得可比他想得大多了。

然而这还没有完,胤礽接下来的话让海善的嘴巴彻底合不上,满脑袋的问号。

可能吗?

“我们为什么非要让人把我的誓言转达给郑家,我们邀请郑家人来参加这场盛会,我的誓言将由郑家派来的代表如实转达给郑经。”

海善:……

沉默了好半天,海善忍不住说:“郑家的人怎么可能来京城?你也不可能去外地,更不可能去福建。”

胤礽看了一眼海善,十分坚定:“郑家无法拒绝,也不会拒绝过来参加这场盛会。”

海善不解:“为什么?”

胤礽仍然在激动中:“我有很多钱,只要有足够多的钱就能解决九成九的烦恼,在金钱面前,这个问题很好解决。”

“呃!”海善眨了眨眼,他没有明白太子的意思。

天下人都知道太子有钱,富可敌国说的就是他们太子,民间还有种说法,前朝沈万山的聚宝盆就在太子手里。所以他才生财有道,没几年攒下金山银山,如水似的花钱都花不完。

“从

今年起,以后会多一个节日——图书馆日。”胤礽的情绪稍稍平复了一些,开始述说他的想法,“每个省每个县甚至乡镇都能派他们那的学子过来于那一天参加比试,赢的人,将会给他的家乡增加一座不次于京城规模的图书馆,里面藏书不会少于万卷书,收藏翰林院中的部分书籍,同样免费给所有人看,以后每隔三年会从京里往里面补新书进去。”

海善惊住了。

难怪太子说就算最清高的人也无法拒绝来参加这场盛会,恐怕越是清高的人越是不会错过。

这场盛会他们或许得不到银钱,但是得到了名,能够造福乡里,更是文教一地的大好事。就是前朝遗民,也不会拒绝。

至于官员权贵,更不会错过。

教化就在官员的政绩中,地方官员会拼尽全力想法子让自己一边赢,甚至他们会极力促进这场盛会继续举办下去。如此,来年他们还有机会,就是一任期满,调至其他地方,也同样可以找人过来参加,增添自己的政绩。

权贵也不会错过,如果这样一场盛会他们都不参加,那他们也基本等于从权贵中被开革出去了。

普通百姓更是关心此事,因为图书馆和他们息息相关,他们比谁都更热切。不管是图书馆建成后免费看书,还是建图书馆需要雇佣大量的劳力,甚至图书馆形成的商业地带,怎么看,都涉及到他们的利益。

“……可

是郑家为什么会派人来参加?”海善还是有些不解。

胤礽胸有成竹:“郑家的祖籍在福建。”

福建曾经在很长时间是他们的大本营,给予他们反清的最大动力,眼下他们孤悬海外,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们情感上和福建割断。

不管是情感上,还是道义上,他们都会希望能够造福乡里,反馈乡里。

郑家的号召力绝非一般,派一支队伍过来参加比试而已,想必他们获胜的把握不小。

“好主意。”

海善拍掌称赞,太子的想法太有新意了,也很有实施的可能性,难怪一开始他会说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这件事,还真的只能靠钱来推动。

钱,可真是个好东西。

海善感叹一句,问:“那该怎么比试?定在什么时候,时间太急的话路远的地方没法参加就不美了。”

“至少需要三个月甚准备时间。”胤礽沉吟开来,“不能再长了,再长怕郑家那有变。”

“三个月,有点紧张啊!”海善说道,“不过第一期,路远的省参加不了也没办法。”

主次他能分清,太子花那么多的精力和钱,主要是为了解决郑家问题,而不是边缘省份比试名额的问题。他们来不及,只能说他们不凑巧。

胤礽想了想,说:“其实也未必,每个省在京城都有各自的会馆,参加比试不一定非要官府派代表,商会也能代表各自家乡来参赛。”

海善的眼珠子一下子瞪老大,不可思

议道:“他们是商人!”

“士农工商,怎么能让商人来参加?”

胤礽却没有那份歧视,他对商人的歧视早就在玩游戏时被抹灭掉了,废土重建游戏中,商人有多重要他太清楚了。都在想法子让商人进来,投入大笔资金。

“为什么不让他们来参加?”胤礽反问,“他们有钱,可以资助贫困的士子学者来参加比赛,你不会觉得一路吃着土就能过来吧!还是你觉得我得资助所有愿意参加比赛的人来回路费?”

胤礽的反问噎住了海善,良久,叹息一声:“钱,真是太重要了。”

“你终于想明白了,有商人参加,这场比试已经成功了一半,他们绝对会大力宣扬出去,可比官府力度大多了。”胤礽说道,商人难得有机会参与一场由官方身份举办的盛会,怎么可能不大力宣传,“论宣传工作,朝廷可比商人差远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