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鐵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三章 諜中諜,戰國那些事兒線上閱讀,老鐵手,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武靈王雖然沒有體面的死去,但他的功業卻照亮了趙國的前程。趙國憑藉趙武靈王打下的基礎,一躍成為與齊秦同一級別的超級大國,然而十一年以後,在一位縱橫奇才的推波助瀾下齊國一極卻轟然倒塌。這十一年,國際形勢瞬息萬變,大牌外交家悉數登場,陰謀詭計層出不窮,布衣出身的蘇秦在各種力量間輾轉奮鬥,借力打力,在付出生命的代價後,最終實現了一個純真的政治理想。

司馬遷在《史記》將蘇秦認定為與張義儀同時期的縱橫家,他發動縱橫運動對抗張儀的連橫運動,取得了佩六國相印,使秦國15年不敢出函谷關的驕人成績,最後以燕易王間諜的身份死在了齊國。然而,蘇秦的事蹟歷來混亂,由於他在縱橫運動上所取得的成就,他的故事在流傳的過程中被後世的縱橫家子弟們增色不少。一些善於創作的傢伙們無中生有為蘇秦杜撰了許多情節,還把一切其他人的故事歸入蘇秦名下。這些真假參半的史料連司馬遷和劉向都無法分辨,因此後人看到《史記》和《戰國策》中出現了許多難以自圓其說的事情,司馬遷有感於此,在《蘇秦列傳》後面也只好存疑:“然世言蘇秦多異,異時事有類之者皆附之蘇秦”。後世有些聰明絕頂而又富有鑽研精神的學者雖然隱約感到歷史上真實的蘇秦可能是另外一幅樣子,但限於史料的缺失,蘇秦一直是霧裡的花,這種情況直到1973年馬王堆了出土了一堆漢代的帛書才有所改變。在這堆帛書中史料價值最高的要數《戰國縱橫家書》。全書共二十七章,其中有十一章在《史記》與《戰國策》中有載,其中還有十六章連司馬遷都沒有見過。這些帛書中有十四封是和蘇秦密切相關的。憑藉這十四封書信,真實的蘇秦逐漸浮出水面。原來蘇秦是比張儀,公孫衍,陳軫晚一代的縱橫家,他一生的最終成就是作為燕昭王的特使兼間諜出使齊國,挑撥齊國與其他國家的關係,促成了六國攻齊,燕國藉此機會報了被齊國所滅的一箭之仇。

【1、人在旅途】

蘇秦生活在周朝天子腳下,他的祖先也曾闊氣過。洛陽地處中原,交通發達,是全國的樞紐,自然也成了做生意的好地方,所以東周人有作生意的傳統。南貨北調,倒買倒賣是他們的拿手好戲,10%的商業利潤是他們的平生所求。生意人的生活水平一般不會差。蘇秦居住的小區叫“乘軒裡”,是洛陽城裡的富人區,“軒”是一種帶篷的馬車,象徵的財富和社會地位。“乘軒裡”的意思就是有了高階私家車才能住在這裡,相當於現在某個社群名字叫“賓士s600”。

出生在生意世家,蘇秦本應該從小學習如何算帳,學會算帳之後還應該再學習一點mba之類的東西。可是蘇秦是個異類,對營生謀利不感興趣,滿腦子想的是建功立業,併為了理想暗暗努力,很有點像《紅與黑》中的於連。蘇秦同學學習很刻苦,最喜歡研究兵家、縱橫家的學問,每天堅持做演練口才的發聲訓練,為此沒少招來街坊鄰居的嘲笑,可蘇秦痴心不改。在蘇秦學習的時候,張儀,公孫衍,惠施,陳畛等布衣出身的縱橫家正在國際上呼風喚雨。這些人是蘇秦心目中的明星。蘇秦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像他們一樣憑藉一張利口成為國際舞臺上的大碗。

學了幾年,蘇秦自我感覺良好,遂產生了闖蕩世界的想法。蘇秦像許多學有所成的年輕人一樣對未來充滿了美好的憧憬,“當此時也,正是英雄豪傑建功立業之秋,吾不能默默無聞老死於戶牖之下,腐朽與荒草之間。”想到此,蘇秦禁不住熱血沸騰,血壓升高,心跳加速,感覺如墜雲裡霧裡。但充斥四周的銅臭氣提醒蘇秦洛陽斷不是建功立業之所在。

蘇秦跟著成功的感覺走到了齊國,時間大約是公元前312年前後。齊國的實力還算不錯,政治也還可以,齊宣王也較有奮鬥精神,但情況並沒有蘇秦想象的那樣:一到齊國就見到了齊宣王,然後憑藉自己的璀璨之舌,運用自己平生所學,對齊國的內政外交提出真知灼見,受到齊宣王的賞識,馬上被委以重任。真實的情況是,縱橫家這一行業也已經接近飽和,競爭較為激烈,市場已經沒有多少地方可供新手立足,所以蘇秦只好給那些做的好的縱橫家打下手,跑龍套。在此期間蘇秦盡一切可能獲取國際形勢資訊,同時也潛心揣摩縱橫行業的基本遊戲規則。

公元前312年,正是齊楚聯盟與秦韓魏聯盟相抗衡的時候。楚國圍攻韓國,被秦國援軍擊敗,同時齊國也正在攻打魏國。這個時候大牌縱橫家陳畛代表楚國來齊國商量應對措施。蘇秦在陳軫門外辛苦守候好半天,終於從來來往往的使者口中獲得了一些有用資訊,於是來到陳軫面前上演了他的第一次縱橫秀。

蘇秦道:“小可有個小小的辦法,可以確保無論事情怎麼發展都對先生大大的有好處。剛才我在門外見習的時候,從某些客人的口中得知魏王曾向韓相韓馮、秦相張儀求救:‘齊國將魏國壓得喘不過起來,如果你們兩位再不出手相救,恐怕魏國只好倒向齊國求生存。’如此看來,先生只要確保秦、韓不發兵救魏,過不了一個月魏國堅持不住就得倒向齊國。您的政敵張儀所推行的連橫政策就宣告失敗。秦國害怕齊楚的威勢,一定會驅逐張儀,然後主動和齊楚搞好關係,到時候您的分量就大大加重啦。”

陳軫打量了這個站在他面前搖唇鼓舌,滔滔不絕,渾身透著聰明勁的毛頭小子,有點吃驚,又有點懷疑,道:“那你說說怎樣才能讓秦韓不發兵就魏呢?”

蘇秦接著道:“韓馮勸韓國出兵肯定不會說是為了魏國,而是說韓國可以趁著反擊齊國的機會向楚國奪回失地。張儀勸秦國出兵也肯定不會說是為了魏國,而是說秦國可以趁著反擊齊國的機會割取楚國的土地,奪得韓國的三川。您勸楚王主動退還韓國失地,讓秦國坐莊主持和平,再讓楚王對秦王說:‘我們把失地歸還給韓國的目的是為了方便秦國從韓國奪取三川。’這樣一來,秦國不用出兵就能得到三川,韓國不出兵就能收復失地,那他們兩國就不會出兵援助魏國,最多給與精神上的鼓勵和道義上的支援。魏國堅持不了多久見救兵無望便會倒向齊楚。秦韓不用出兵就得到了土地必然會領先生的情。連橫政策的失敗會導致張儀在秦國混不開,如果他還堅持勸秦韓援助魏國,您就可以去責備秦韓。這樣張儀在秦韓就成了不受歡迎的人,而先生您就比他強多啦!”

蘇秦唾沫橫飛的說了半天,陳軫臉上並沒有興奮的表情,只是淡淡地說了句“說得不錯”,而且也沒有按照蘇秦的辦法落實。陳軫可能覺得蘇秦的建議雖然構思巧妙,但假設的成分太多,層層累積起來會造成可執行性較差。比如說一件事情由6個步驟組成,即便每個步驟的成功機率是0.9,最後的成功機率也不過是0.9×0.9×0.9×0.9×0.9×0.9=0.53。

蘇秦見在齊國沒有出頭之日,又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去楚國撞擊命運之門。那裡的情況也不妙。楚國的政治是典型的家族政治,幾個國姓家族牢牢地控制著政權,布衣之士很難有上升空間,而且物價其高,居者不易,閻王不好見,小鬼更難搪。蘇秦在楚國轉悠了三個月才獲得一次與楚王見面的機會,最後不得不傷心的離開楚國。

蘇秦在家修養了一段時間,信心恢復之後,又置辦了一身行頭,準備再次出門,目的地是西邊的秦國。當時國際上的三大強國,蘇秦走過了兩強,就剩下了秦國沒有去。這次出門蘇秦幾乎傾盡了所有家財,身上穿著黑貂做的皮衣,屁股下坐著氣派的馬車,車中放著百十兩黃金。

秦國果然重視人才,蘇秦沒費勁就見到了秦昭王。按照事先打好的腹稿,蘇秦對秦國的發展路線侃侃而談,先誇秦國的地理環境優越,再捧秦國實力雄厚,接著為秦國勾勒出了一副宏偉的藍圖,然後收住話頭等秦昭王興奮地向自己問策。當時出乎蘇秦的意外,秦昭王嘴角一撇,說道:“俺們秦國還沒有做好準備工作。先生不遠千里來到秦國,將秦國的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這種國際主義精神令寡人非常感動。寡人願意改天再聆聽先生的教誨。”意思是說,蘇秦啊,你走吧,我對你說的東西不敢興趣。蘇秦還不甘心,又說了一大堆廢文任武平定天下的老生常談,也沒有結果。其實蘇秦不知道,秦昭王不是不想幹大事,是沒有辦法幹大事。秦國的軍政大權掌握在宣太后,穰候等人的手中。昭王手裡沒有權柄,還談什麼治天下?蘇秦畢竟還是毛嫩,只顧國際間的縱橫捭闔,對國內的權力鬥爭重視得不夠。三十多年以後,另一個縱橫家——范雎,就是從這個問題入手敲開了秦昭王的心扉,成就了一番事業。

秦昭王說得客氣,過後就不再接見蘇秦,蘇秦一連上了十多封進言書,都如泥牛入海。漸漸地蘇秦的盤纏用盡,黑貂皮衣也磨出了窟窿。錢和閒是謀求政途發達的基本條件,蘇秦從未掌握任何謀生的手段,只好拖著疲憊的身軀和受傷的心靈踏上回家的道路。

一路上蘇秦的造型比濟公好不了多少,和賣炭翁當有一比,形容枯槁,面目黎黑,狀有歸色,只有破筐裡的幾卷竹簡還能向世人表明走來得這是個知識分子。書是混飯的憑藉,蘇秦愛之如生命,一直也捨不得丟棄或換零花錢。縱橫家們都挺有個性,蘇秦再窮再累也不丟書,張儀忍辱捱打也要保護好舌頭,惠施成了落水雞也不忘裝酷到底。

蘇秦此次外出失敗,一下子從有產階級掉落為無產階級。在濃厚的商業氣息環境下,一個落魄的知識分子是不受歡迎的。蘇秦的心情已經夠失落了,家庭也不給他絲毫安慰。老婆只顧織布,頭也不會;嫂嫂愛答不理,也不下廚做飯;父母臉上起霜,冰冷得沒有言語。蘇秦長嘆一聲,“唉,人這一生。”當夜蘇秦從舊書箱中找到了久違了《陰符經》,心中一陣狂喜,埋下頭來開始苦讀,毫不理會周圍人的冷言冷語。《陰符經》是姜子牙晚年對一生輔助周朝滅商的心得體會,充滿了陰謀奇計,其構思之奇崛,文辭之艱深,令無數學者望而卻步。

屢次碰壁之後,蘇秦心中的浮躁之氣被盪滌殆盡,因此此番深造才能做到心靜,氣平,神專。像失敗後的吳起一樣,蘇秦也搞起了自虐的把戲。

自虐是一種美德。人自虐,體內的巨大潛力就能噴湧而出;國自虐,就能變成一臺可怕的戰爭機器。“頭懸樑,錐刺股”是蘇秦的發明。閉關修煉一年之後,蘇秦像涅槃後的鳳凰一樣從浴火中重生。

但蘇秦再次考慮外出的時候已經不再是當時那個志大才疏的青年。10多年的失意生活沒有擊垮蘇秦,卻幫助他建立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自信長城,在以後的歲月裡,無論多麼艱難困苦,這道長城始終沒有垮掉。

人生在世,取捨萬千,有的是自己的主動選擇,有的是命運的無奈安排。同樣是大學畢業生,有的適合在大企業發展,有的適合在中小企業發展。當然乘大船,爭龍頭,佔上風是每個人想法,但實際上很少人能夠做到這一點,如果不行那就只好退而求其次。在小天地裡幹出大事業也未嘗不是一種好的選擇。蘇秦走遍了齊、楚、秦三大強國,每次都以失敗告終,某非冥冥之中天意註定蘇秦的出路不是在大國,而是小國。蘇秦也是這麼想著。正巧這時候從北方的燕國傳來訊息,燕昭王設下黃金臺,在全國範圍內徵召賢能之士。蘇秦沒有猶豫,厚著臉皮向父母兄弟討要了路費便踏上了北去的道路。

趁著蘇秦在路上奔波,我來交代一下燕國的情況。前文講到,燕王噲玩禪讓,引得國破家亡。趙武靈王從秦國迎立公子職,是為燕昭王(注)。之後,燕昭王將向齊國復仇定位人生的一大目標,時刻不忘磨礪復仇的寶劍。但必須強調一點,復仇的想法深深地埋藏在燕昭王的心中,他沒有向任何人提起,因為強大的齊國仍然屹立在燕國的旁邊,燕昭王一旦弄出什麼風吹草動,就會馬上引來齊國的毀滅性懲罰。

國仇家恨何時了,人才是個關鍵。燕昭王苦惱於燕國國力弱小,國際影響力有限,無法引起賢能之士的注意。燕昭王用最豐厚的年薪和最謙卑的禮節也沒有招來幾個國際一流人才,情緒很是低落,比想喝水的烏鴉都難受。

於是燕昭王向招來的國際著名二流人才郭隗訴苦,道:“寡人求賢求得嗓子都冒煙,怎麼還是不見賢人的到來,是我長得不帥,還是燕國的無奈?”

郭隗出於一種說也說不清楚的目的對燕昭王道:“帝的周圍是老師,王者的周圍是朋友,霸主的周圍是大臣,亡國君的周圍是奴僕。想要收羅天下賢人,先從身邊的開始。大王如果能從萬千燕國士人中選取賢人並予以特殊待遇,天下士人必會如影而從。”

燕昭王道:“那依先生之見,燕國國內哪裡才有適合當標杆的賢人?”

郭隗的回答從講故事開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富人,愛馬如命,願意用千兩黃金求千里馬一匹,可是三年過去了連根千里馬的毛都沒有找到。後來,富翁將尋找千里馬的工作委託給一位職業馬探。馬探幹活果然專業,不出三個月就找到千里馬一匹,可惜是死的。馬探便用500兩黃金買下馬腦袋回去覆命。富人很生氣,責問馬探:‘我讓你尋購千里馬,你怎麼能用500兩黃金只買個馬首呢?我又不想拿它做標本。’馬探道:‘500兩黃金買個死馬腦袋只是個引子,天下的千里馬保有者必定認為你真的肯出大價錢,千里馬不久就會到手。’果然,沒到一年,富人就收購了三匹千里馬。”

郭隗接著道:“如果大王真想求賢人,那麼就從我開始吧。我就是那千里馬的腦袋。”

燕昭王聽後長跪在地,拜郭隗為師,爾後又賜給他豪宅一棟。燕昭王還築起黃金臺專門用於接待四方而來的賢人。小小的燕國竟也驚動了世界。三年後,燕昭王的付出的高額廣告費得到了回報。魏文侯時期魏國大將樂羊的後代樂毅從魏而來。國際著名哲學家鄒衍帶著他的那套歷史哲學從齊國而來。同在這年,已近而立之年的蘇秦也到了。隨著這幾名人才的加盟,燕國顯露出龍虎之象。

【2、定策】

樂毅、鄒衍、蘇秦三大賢人各依據本專業向燕昭王獻言獻策。

樂毅的專業是軍事,他就燕國的戰略和軍事制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燕昭王虛心接納。鄒衍的專業是哲學。在意識形態方面,鄒衍提出了一套歷史迴圈理論。歷史上的每個朝代都對應著五行中的每一個元素,具有該元素的特點,並按照五行運轉理論生克迴圈。比如商為金德,其色白,在地為西;克金者火也,所以周為火德,火主禮,起色赤,在地為南;克火者水也,所以下一個王朝必定為水德,其色黑,水主智,在地為北。燕昭王想到燕國地處列國北部,不由地心臟狂跳,冥冥之中感覺到自己將帶領燕國完成一件壯舉。

輪到蘇秦了,蘇秦的專業是外交,可他還不夠檔次。為什麼呢?履歷分量太輕。人家樂毅是將門之後,天下聞名。鄒衍在來燕之前已近是名滿天下的學者,在齊國的“稷下學宮”也算一號。唯獨蘇秦,出身布衣,辛苦奔波十多年,名不顯,聲不揚。燕昭王最多也是給他提供一個發展的平臺。想要進入核心決策圈子,蘇秦還需要做出點成績證明自己。

過了一段時間,時機降臨。前文講過,齊國曾經入侵燕國,雖然在人民戰爭之下狼狽撤出,但撤離得並不徹底,有十座邊城還在齊國的控制之下。城中居民與駐防齊軍反覆鬥爭,齊國統治得並不輕鬆。蘇秦看出機會,主動向燕昭王請纓,表示願意代表燕國出使齊國討要邊城,得到燕昭王的許可。

蘇秦見到齊王的第一句話是這樣的,“恭喜大王,賀喜大王。可惜,可惜,罪過,罪過。”齊宣王一下子就楞了,“你什麼意思,一會笑臉,一會哭臉的。”蘇秦見齊宣王已近上道,才道:“人啊,就算再渴也不會去喝鴆酒。誰都知道,喝了就會玩完。燕國雖然小弱,卻是強秦的女婿之國。大王貪戀燕國的十座邊城,就相當於與強秦過不去。秦國,燕國聯起手再拉攏三晉一起攻齊,齊國的命運將不堪設想。”

齊宣王道:“那該怎麼辦啊?”

蘇秦道:“大王如果把邊城還給燕國。燕國和秦國都會感激齊國。大王有了燕國和秦國這樣的盟友,號令天下,誰敢不從。放棄十座城便可轉禍為福,大王何樂而不為?”

齊宣王在蘇秦的勸說下,同意將十座邊城返還燕國。蘇秦的成功並不能說明他訛詐技巧的高超,只是投合了齊宣王想放棄的心理。

口舌是縱橫家混飯的憑藉。口舌在五官中又主是非。透過口舌,人們既可以說是,也可以言非。所以縱橫家的職業生涯充滿了是非。挑撥離間,栽贓陷害是他們每日的必做功課,也是他們必須防備的物件。所有縱橫家都有過陷害他人和被他人陷害的經歷。這是由他們的工作性質決定的。中華民族向來崇尚沉默是金,搖唇鼓舌之士不為一般社會倫理所看好。

蘇秦出使齊國的時候,關於他的流言飛語在燕昭王的耳畔此起彼伏,說:“蘇秦是個沒有誠信的傢伙。大王以萬乘的身價尊之於朝廷,豈不意味著公開向天下招聘小人麼?”這樣的話說得多了,燕昭王漸漸也就信了。蘇秦立功歸國本應該受到隆重的接待。蘇秦也是這麼想的,可是進入燕都之後卻發現這裡的街道靜悄悄。原來燕昭王故意將蘇秦晾在了一旁。於是蘇秦去找燕昭王理論,“我本是個普通百姓,也只求個出人頭地,大王不以我身份低賤,迎我於城郊,顯我於朝堂,我非常感激,遂代表燕國出使齊國,要來邊城十座。不想卻招來某些人的惡意重傷。然而,我卻要說我的所謂沒有誠信正是大王的福分。假使我像尾生那樣誠信,像伯夷那樣清廉,像乘參那樣孝順。大王願意任用我麼?”燕昭王道:“當然願意啦。信廉孝的人哪裡不喜歡啊?”蘇秦道:“大王喜歡要這樣的人,可是這樣的還不願意給大王辦事呢!”

蘇秦接著說:“人家曾參忙於在家照顧老母,不離一步,哪有時間不遠千里來燕國發揚國際主義精神。伯夷清廉的要命,寧肯餓死也要儲存名節,這樣的人只能找個地方餓死,哪肯來小弱的燕國建功立業。尾聲更是個木頭疙瘩,不就是泡妞嘛,何必認真,被mm放了風箏還傻站在河邊不走,結果被大水淹死。這樣的人做情種還差不多,讓他們幫大王報國仇家很是根本不可能的。”

“誠信是存在於人心的一種自在之物,不受任何形式的約束,不為別的東西而存在。人們之所以追求誠信,並不是由於誠信能帶來豐厚的收穫,而是僅僅因為這樣做是正確地。只有這樣,人才會不為環境所左右,不為利益所引誘,自始至終堅持不懈地踐行誠信。”

伊曼紐耳康德的成名理論,縱橫家蘇秦兩千年前就提出了。燕昭王從來沒有向任何人提起他的復仇之夢。但蘇秦從燕昭王的眼中看到了復仇之火。蘇秦接下來要做的是往復仇之火上澆油,以激起更高的能量,接著道:“三王五霸的興旺都是激情進取的結果,沒有誰一開始就想做保本買賣,否則齊國出不了營丘,秦國霸不了西戎,我也只能做個普通的商人蠅營狗苟一輩子。如果大王只想做個安穩的守成國王,那我們之間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進取之臣和守成之君道不同不相為謀。”

蘇秦接著說:“忠信本來是一股活的靈魂。只是由於近代學人的穿鑿附會才成為死的教條,桎梏著人們的思想,早已無法濟於事功。因此為國為家計,必須復興忠信的內涵,使其能夠服務於燕國的政治外交軍事文化等各方面工作。”

這樣的道理,燕昭王從未聽過,聽蘇秦這麼一講,感覺無限受用。以前他深藏在心中的復仇決心經過蘇秦的闡釋一下子變成了思想和哲學。佈道的結束,意味著蘇秦在燕昭王心目中的地位大不同。蘇秦猜透燕昭王的結果是被燕昭王當作心腹,於是兩人一起偷偷摸摸地商量進取復仇的具體方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浣春歸+番外

煙穠

重返2000

痞少本尊

師弟太強,下山禍害師姐去吧

何君清風遠

劍神奶爸在都市

煙雨殘殤

有話好好說

藍艾草

追個總裁當老婆

冬天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