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文学>德云小趣事 > 第2章 排练厅的烟火意外的靠近(第1页)

第2章 排练厅的烟火意外的靠近(第1页)

早上八点四十五分,我抱着两杯冰美式站在湖广会馆后门,左腿已经抖了十分钟。手机显示气温度,但我后背一阵阵冷。昨晚我几乎没睡,把尚九熙过去三年的专场视频全刷了一遍,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全是批注。

会馆老旧的木门"吱呀"一声打开,探出来的却是张九南的脸:"哟,活着来了?"

我挤出一个笑:"九南哥早"

"别叫我哥,折寿。"他侧身让我进去,眼睛盯着我手里的咖啡,"给九熙的?建议你再加层保温套,那祖宗喝到不冰的能当场给你演个五官移位。"

我手忙脚乱地翻包时,身后传来一声咳嗽。尚九熙穿着宽松的白色亚麻衬衫站在走廊阴影里,像一道突然出现的幽灵。

"迟到两分钟。"他看了眼腕表,"咖啡给我。"

我递过去的动作太急,几滴咖啡溅到他虎口上。他眉头跳了一下,但什么也没说,只是慢条斯理地掏出纸巾擦手。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他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我注意到他右眉上有道几乎看不见的疤痕。

"跟我来。"他转身走向二楼,木质楼梯在他脚下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小会议室里堆满了资料,墙上贴满了节目单和流程表。尚九熙从抽屉里抽出一沓装订好的a纸拍在桌上:"专场的初步方案。给你二十分钟看完,然后告诉我哪里需要改。"

纸页上密密麻麻全是手写批注,有些地方甚至画了舞台走位图。我翻开第一页就愣住了——这根本不是草稿,根本是份完成度极高的专业策划。

"这"

"怎么?"尚九熙靠在窗边喝咖啡,喉结随着吞咽上下滚动,"不符合纽大标准?"

我深吸一口气,直接翻到最后几页的节目单:"《学满语》开场没问题,但中间这段《黄鹤楼》和《窦公训女》连着放太重复了,都是腿子活。"

尚九熙的咖啡杯停在半空。

"而且观众deographics显示是-岁女性。"我点着数据页,"《卖估衣》这种传统段子放压轴风险太大,不如换成《学外语》的新编版本。"

会议室突然安静得可怕。尚九熙放下杯子,陶瓷底碰到玻璃桌面出"叮"的一声脆响。

"你知道《卖估衣》是谁改的活吗?"他声音轻柔得危险。

我头皮麻:"郭郭老师?"

"我改的。"他一把抽走文件,"三个月,推了三个通告,最后连专场名都是《卖》里的一句词。"他突然笑了,"您这海外高见,留着给奥斯卡评委上课吧。"

门被摔上的余震里,我瞥见节目单角落里一行小字:"熙汉版改编,o"。那是他和前搭档何九华最后一次合作的日期。

中午我躲在化妆间吃盒饭时,门被轻轻叩响。周九良端着保温杯晃进来,眼镜片上沾着水蒸气。

"听说你把九熙的命根子给撅了?"他拖了把椅子反着坐,下巴搁在椅背上。

我筷子里的米饭掉回盒子:"他这么说的?"

"他什么都没说。"周九良吹着茶叶,"但整个湖广会馆都听见他给栾云平打电话要求换人。"

我胃里沉了一下:"然后呢?"

"栾哥说不行。"周九良突然眯起眼睛,"你知道为什么吗?"

我摇头。

"因为郭老师点名要你跟着九熙。"他凑近一点,"我认识九熙十年,从没见过师父这么安排人。"

我攥紧了筷子:"我只是个新来的"

"新来的能在二十分钟内看出《卖估衣》的问题?"周九良笑了,"九熙那活改得确实好,但你说得对——不适合压轴。"他站起来拍拍我肩膀,"他在三楼排练室,现在去应该还能捡回半条命。"

我在排练室门口徘徊了五分钟才敢敲门。里面传来尚九熙不耐烦的"进来",推开门却看见他一个人坐在地板上,身边散落着几张涂改得面目全非的稿纸。

"有事?"他头也不抬。

我蹲下来捡起一张纸,上面写着《新学外语》的框架。"关于上午说的"我嗓子干,"我查了资料,您改编的《卖估衣》在天津小剧场试演时效果很好。"

尚九熙终于抬头看我,眼睛里布满血丝。

"但专场观众和天津老茶馆不是同一批人。"我鼓起勇气把平板递给他,"这是我做的数据分析,-岁女性观众更偏好"

他扫了一眼屏幕,突然皱眉:"这是什么?"

"啊?"

"这个折线图旁边的备注。"

我凑过去看:"哦,这是youtube上您《学外语》的观看数据,-分钟处弹幕密度最高,说明"

"说明笑点集中在那里。"尚九熙接话,声音突然有了温度,"你还会看弹幕分析?"

"在纽约时经常看。"我小心地观察他的表情,"其实如果把《卖估衣》的现代梗移植到《学外语》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尚九熙突然抓起笔在纸上写起来,字迹潦草得像医生处方。他写完后把纸拍到我手里:"这样?"

我低头看纸上的结构图——他把两个段子的精华部分融合在了一起,还标注了几个可以加入现挂的点。抬头时现他正盯着我,眼神专注得让人心跳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