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林去谈小麦粉涨价的事,谈了整整一天,回来时脸色不太好。“老板,供应商咬着百分之十不放,说病虫害导致小麦减产三成,他们拿原料的价格都涨了,不涨咱们的价就亏得厉害。”
阿澈放下手里的生产报表,“之前的补充协议写得明明白白,非不可抗力不能调价,病虫害算不算不可抗力,他们说了不算。”
“我跟他们提了协议,他们说可以走法律程序,但期间不会保证供货。”老林说,“现在国内小麦粉都紧张,他们不怕咱们换供应商,其他厂家要么涨价幅度差不多,要么没货。”
“国外的小麦粉供应商联系得怎么样?”阿澈问。
“联系了两家加拿大的厂家,质量没问题,符合有机标准,但运费涨了不少,加上关税,总成本比国内涨价百分之十还高,而且运输要二十天,怕赶不上生产。”老林说。
阿澈琢磨了一会儿,“再跟国内供应商谈一次,最多涨百分之六,告诉他们,要是同意,后续咱们把全年的小麦粉订单都给他们,还能提前预付一部分货款。要是不同意,咱们就起诉他们违约,同时从加拿大调货,大不了损失点成本,不能让他们觉得咱们好拿捏。”
老林第二天又去了供应商那边,把阿澈的条件摆了出来。供应商犹豫了半天,最终同意涨价百分之六,并且保证在小麦收割季结束前,不再涨价,也不减少供货量。双方签了新的补充协议,老林当场预付了五十万货款,算是稳住了供应。
解决完小麦粉的事,阿澈刚松口气,负责海外物流的张经理就打来了电话,语气很着急:“老板,往中东的第一批货物出问题了,货轮在印度洋遇到了强风暴,船体有些受损,现在停靠在斯里兰卡的港口检修,估计要耽误十天才能继续航行。”
“有没有人员伤亡?货物有没有受损?”阿澈赶紧问。
“人员没事,货轮只是轻微受损,但货物需要重新清点检查,货运公司说目前看起来包装没破损,但具体情况要等检修完才能确认。”张经理说,“中东那边的经销商已经在催货了,要是耽误太久,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节日销售计划。”
“跟货运公司保持联系,让他们尽快完成检修和货物检查,有任何情况第一时间反馈。”阿澈说,“另外,给中东的经销商封邮件,说明情况,道歉并承诺承担因延误产生的额外费用,再给他们补寄一批样品,让他们先做推广预热,尽量减少影响。”
张经理答应下来,每天跟进货轮的情况。五天后,货运公司反馈,货轮检修完成,货物没有受损,已经重新启航,预计比原计划晚八天抵达中东港口。阿澈让玲玲把这个消息告诉经销商,经销商表示理解,但要求货物抵达后,必须加急清关,确保能赶上节日前的上架。
这边海外物流的事刚有进展,国内市场又出了状况。市场部反馈,有几家同行推出了和阿澈脆片类似的儿童脆片,价格比他们低百分之十五,还打出了“买二送一”的促销活动,导致阿澈脆片的线下销量下滑了不少。
“这些同行的产品怎么样?有没有添加防腐剂或者其他添加剂?”阿澈问市场部负责人。
“我们买了样品回来检测,现有两家的产品添加了防腐剂,还有一家的小麦粉纯度不够,口感比咱们的差,但价格确实有优势,很多家长图便宜就买了。”市场部负责人说。
“不能跟着降价,咱们的优势是无添加和高品质,降价会影响品牌定位。”阿澈说,“你让市场部调整推广策略,重点宣传咱们的有机认证、haa认证和‘全国儿童食品安全示范产品’称号,再推出‘买三送一’的活动,送的是新口味的体验装,吸引家长尝试。另外,联系线下门店,搞试吃活动,让家长亲自感受产品口感。”
市场部按照阿澈的要求,很快调整了推广方案。线下门店的试吃活动很受欢迎,很多家长尝过之后,觉得阿澈脆片的口感更好,而且没有添加剂,愿意多花点钱买。加上之前质量投诉事件中积累的良好口碑,线下销量慢慢稳住了,没有继续下滑。
就在这时,老林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老板,中东订单的生产已经完成了三十万包,包装都没问题,剩下的二十万包预计十天内就能完成。另外,东南亚新增的十万包订单,也已经生产了五万包,进度都在计划内。”
“品控一定要把好关,尤其是中东订单,不能出任何质量问题。”阿澈说,“还有,包装上的阿拉伯文翻译,再让中东顾问核对一遍,确保没有错别字或者歧义。”
“放心,品控部门每天都在抽检,包装也已经核对过三次了,没问题。”老林说。
十天后,中东订单的五十万包脆片全部生产完成,顺利运到港口,装上了货运公司安排的另一艘货轮。这次货运公司特意安排了经验丰富的船长和船员,还购买了额外的货物保险,确保货物能顺利抵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阿澈让张经理全程跟进这艘货轮的物流信息,每天都要反馈航行情况。货轮航行很顺利,没有遇到任何意外,二十天后,顺利抵达中东港口。经销商那边很快完成了清关,把货物拉到了仓库,当天就开始往各大市配送,刚好赶上当地的节日促销。
经销商反馈,产品上架后销量很好,很多家长因为有机认证和haa认证,更愿意购买阿澈脆片,尤其是新推出的草莓味和苹果味,很受孩子欢迎。他们已经在跟周老板沟通,想增加三十万包的后续订单。
阿澈听到这个消息很开心,让玲玲和周老板对接后续订单的事宜,同时让老林预留好产能。
这边中东市场传来捷报,国内的小麦收割季也到了。老林联系小麦粉供应商,想趁着新麦上市,多备点货,锁定价格。可供应商又带来了坏消息:“今年小麦虽然丰收,但因为之前的病虫害,优质小麦的产量比去年少了不少,价格比去年涨了百分之八,要是想大量备货,还得按新价格来。”